扬州慢淮左名都解析

开篇便与昔日繁华的扬州长街做对比,反衬此地“荠麦青青”,一片荒凉。自金兵侵犯过后,连“废池乔木”都对战争心生厌恶,借残破的古树与池台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愤恨之情。直至黄昏最是凄清时刻,一声清角吹寒了空城,亦吹寒了人心。

下片化用杜牧的诗,想象杜牧重游故地后的震惊与悲哀,从而体现作者沉重的心情。扬州二十四桥仍在,水面荡漾出层层波纹,在清冷的月光下万籁俱寂,作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结尾却转写桥边红药,与上句的苍白画面形成极大的反差,借此表达作者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如今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