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创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给苏联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法西斯洗劫了苏联七百多座城市和工人居住区,苏联在物质方面的损失,按战前价格计算,共达6790亿卢布,苏联人民在战争期间有2000万人丧失了生命。战争结束后,苏联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946年,苏联欧洲部分又遭受了特大旱灾,这更使苏联经济复苏进程变得异常坚难。战后最初几年里,各种组织、机关和私人非法侵占集体农庄土地,盗窃案体农庄财产等现象十分严重,农庄管理制度问题很多,机构臃肿,行政开支过多,劳动报酬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斯大林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僵化、专制化,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文学的公式化、概念化,文学作品回避矛盾、粉饰生活、歌功颂德,对于一些稍微触及现实的作品,动辄加以粗暴的攻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