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下庄精神是谁

李春奎

十六年前,《万州日报》《三峡都市报》发现了下庄,对下庄人“不等不靠,不屈不挠,不怕死,死不怕”的修路故事给予了连续跟踪报道,在重庆市引起强烈反响;时任市委书记贺国强在看了《下庄人》图片展览后,为《下庄人》签下自己名字的同时,安排市级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次年,下庄人被列为重庆市重大宣传典型;

十六年后,巫山组织“重走下庄路,再学下庄人”活动,三峡都市报社作为重点邀请媒体,由三峡都市报总编辑率当年采访报道的四名记者与新华社、重庆日报、华龙网等媒体记者一道赶赴下庄,重温当年下庄人用生命挑战悬崖的壮举,再次感受下庄人对未来生活的殷殷期盼。

其实,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正是当地党委政府正在周密思考付诸实施的一道命题。

日前,中共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就如何进一步弘扬下庄精神,打好扶贫攻坚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作为县委书记,你是怎样看待下庄人及下庄精神的?

李春奎: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上世纪末,下庄人战天斗地,以大山的顽强挑战大山,以悬崖的强悍征服悬崖,向绝壁宣战、凿山修路,前后历时6年。下庄人不等不靠,依靠双手和脊背,凭借锄头和扁担,在绝壁上啃出8公里山路。下庄人不怕牺牲,先后有6位筑路村民永远倒下,但这没能阻止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发了更大的勇气和斗志。下庄人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信念之路、自强之路、希望之路的英雄交响曲,铸就了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下庄人现代版愚公移山是64万巫峡儿女劳动形象的一个缩影;下庄精神是“勤劳、奉献、开放、自强”巫山精神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

记者:你认为下庄精神在推进扶贫攻坚方面,有哪些现实意义?

李春奎:巫山县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弱、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落后,2002年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一轮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全县上下必须大力学习和弘扬下庄精神,坚决克服“等靠要”懒汉思想,拿出敢闯、敢干、敢于负责的精神和勇气,确保2016年全县66564人越过扶贫标准线、1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和贫困县“摘帽”,2017年打扫战场。

记者:请问下一步巫山县委在弘扬下庄精神方面有哪些思考,有哪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和办法?

李春奎:当前,下庄精神一点不过时,一点不做作,一点不夸张,实实在在,掷地有声。下一步,巫山将开展“重温下庄精神,再鼓扶贫干劲”的学习实践活动,凝聚社会发展正能量。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下庄村基础设施建设,让英雄的血不白流。同时,在全县重点突破以交通和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瓶颈,全力抓好贫困村村级道路畅通,确保贫困村100%通达,贫困村公路100%通畅、符合客运通行条件的贫困村客运通达率100%;完成小农水项目483项,解决贫困村安全饮水12万人,努力改善贫困村落后面貌。

二是发展支柱产业。按照精准到户的原则,在下庄大力发展烤烟、柑橘,土鸡、生猪养殖,培育长效增收致富支柱产业。同时,在全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山羊、烤烟、中药材和脆李“1+3”特色产业, 制订“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产业扶贫菜单,确保每个村有1—2个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学习下庄精神,特别是贫困村的干部和群众要大力弘扬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调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