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师从马林诺斯基教授,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计划中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三部曲之一。

费孝通先生一生的研究课题,就是寻找一条最适宜的中国城乡发展之道路,他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走南闯北,在我国的乡间地头、田间浩野,无数次的考察调研,为中国的城乡建设提出了即符合实际又关联全局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中国的根在农村,城乡发展城市建设离不开根的输送、滋养和繁衍,当我们掐断这种根的连接或者选择忘记根本,那么我们的城市建设就是空中楼阁。

费老贯穿历史,连接中外,融通城乡,课研地理,超越思想,理清脉络,为我们探灼了一条中国城乡发展核心致远的道路,他从农村的“土气”入手,以土地滋生出来的气息,衍生出这片乡土上的人文气质,社会结构,权利分配,道德法礼以及血缘和地缘等各方面作出深度解析,而这种解析并不滞留于那个时代,同时还一直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改革和创造,城市是乡村血缘分裂和地缘分裂的的延续,同样那种社会结构和权利影响以及道德法礼一直游拽在我们今天的城市空中,当我们不负5000年的古国文明,又要超越西方成就时,《乡土中国》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这种参照随时随地不能回避。有时是顽固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和不知不觉的行动中,只是取舍和继承,转化和利用,要靠我们后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