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姓氏的只有“侯”这一个,而“候”则是误写,根本就没有这一姓氏。所以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其一为姓氏,而另外一个则只是前一个的误写罢了。

姓氏“侯”读音为“hóu”,其来源大致有五种:一是出自姬姓;而是出自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三是出自姒姓;四是出自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赐姓侯;最后一种则是由改姓而来或其他。



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在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排名第77位。人口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29%。特别是湖南、安徽、河北、辽宁这四个省以“侯”为姓氏的人尤其多,上述四省以“侯”为姓氏的人约占中国汉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48%。

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的后代逃亡去别的国家,就以侯为氏。当时,郑国有侯宜多等,鲁国有侯叔下等,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晋缗侯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