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讲解

以关键字、词为抓手带入核心问题。

从学生的接受心理来说,核心问题的出现必须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刘老师让学生用关键词概括文章的写作背景,由“黑暗”、“残酷”、“血腥””、“惨案”、“悲剧”等关键词带入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悲剧就是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兼顾“学生主体、教师引导”,适度处理核心问题。

刘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核心问题:

“惨案是悲剧,鲁迅所描述的、所表述的、所记录的这篇文章,里面的每一句、每一字是不是悲剧呢?“悲剧就是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章当中,“有价值的”是什么?“毁灭”又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快速地梳理一下文章。”

我们发现,他把核心问题先拆分为两个小问题:“有价值”的是什么?“毁灭”又表现在哪里?此问题一出,学生立即被点燃,可以想到学生的参与热情。

理想的课堂张弛有度,师生交流舒适、流畅;教学实际却与之大相径庭。学生回答散乱无章,往往泛泛而谈。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和训练培养。

为了弥补学生回答问题的浅层次化,刘老师不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他抓住教学契机,顺势提出了核心问题的第三个小问题:

鲁迅的文章,其实也是“以小见大”。记录的是刘和珍,但是却表达对刘和珍们的有价值的一种怀念、悼念。那么我们重点落实到刘和珍身上。大家看一下,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就引导学生全面关注文本,更加深刻理解鲁迅先生的情感态度。正如刘老师所说:“集众多品质于一身的人,集众多“有价值”于一身的人,却被毁灭了。”这也启示我们,核心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兼顾思维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