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层次

课文层次:

1、写作缘起;

2、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3、刘和珍概况;

4、刘和珍遇害;

5、刘和珍遇害经过;

6、“三一八”惨案教训;

7、惨案的意义。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本文从开篇叙及写作缘由到第三部分叙述我对刘和珍君的印象及第六部分对徒手请愿意义的讨论,全文多处呈现为理性的冷静,但全文的情感却始终处于“冷而不冷”的热度中。转折句式的大量使用是维持隐形的热度的重要因素。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