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西行之路漫漫,降妖除魔乃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的是真经,悟到的是人生。——题记

小时候,每当“西游记”的电视连续剧前奏一响起,准会向沙发奔去,虽画质不清晰,经常有卡顿,却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1986年的西游记被一次又一次的翻演,却永追溯不到人们的内心,一僧三徒一白马的取经故事永驻人世。今天,一书在手,拿起又放下,却有许多感慨,万千思绪……

话表那《西游记》真个是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是一部艺术成就最高的神话小说,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它不仅以超凡而丰富的想象,曲折而离奇的故事,完整而宏伟的结构开拓了神话小说的领域,更以强烈的色彩塑造了人民所喜爱的理想化英雄形象。全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在众僧人中脱颖而出被唐太宗选定前往西天取经,途中先后收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及白龙马,在他们的辅佐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在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五人皆加升大职正果的故事。

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赋予人的灵性。唐僧在取经途中,怯怯懦懦,胆小怕事,不愿杀生,每当遇到妖怪,“跌下马来”是他常有的动作,很多人都议论他头脑迂腐,好坏不分,固执又胆小,但也可见他讲究慈悲,毫不动摇,坚定信念,敬重生灵的精神品质;孙悟空勇敢机智,正义乐观,追求自由,放荡不羁,当师傅遇难,总能想到最好的方法,大显神通救得师父,可见他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然而他反对神权,轻敌自傲的叛逆性格也成为他身上的缺点;猪八戒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爱拨弄是非,调戏女子,但他也是悟空的好帮手,吃苦耐劳,忠勇又善良,在危难时刻总发挥极大作用;沙僧在书中镜头较少,似乎全无作用,没有特点,但他一路上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是团队中的调和剂,虽平凡,却闪耀着不凡的光辉。由此可见世间的两面性,八卦分阳阴,一天分黑白,人也如此,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善面,也有恶面,只有善用优点,扬长避短,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善用事物的好处,才能用它成就更好的明天。

西行之路迢迢,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四众有过妥协,曾经散伙,但终究同心向前,一同取得真经。在大战黄袍怪之时,缺了孙悟空,其他人皆败落,八戒义激孙悟空,他终于重新上阵,打败了妖怪。由此可见在一个团队中,应处理好团队之间的关系,哪怕缺失一个人,也无法走到最后,“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团队的力量无穷,也应珍视身边益友,在关键时候会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在西行路上,如若唐僧有妥协之意,真经定然取不得,是坚定的信念,坚守的信仰让他们勇往直前,战胜了一切困难,不屈服于一切恶势力,由此得出只有“坚守”才是取经之道,只有坚持不懈,矢志不移才能取得自己的真经。取真经,实则取得是一颗真心,一颗坚守的心。书中还提到,玉皇大帝之所以能坐上今天的位置,正因为“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如此一说,可见没有人生来便享福,只有经历苦难,层层挑战于自我突破,在逆境中成长,方能成就美好未来,正如荀子说,人皆是天上天使犯错被打下凡,经历劫难,劫数已够,方可回到天界。如此却不无道理,没有人一帆风顺,要甘于受苦,勇敢乐观地面对困难……

思绪从《西游记》中回转,不住地感慨,才明白为何一部神话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西行之路漫漫,降妖除魔乃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的是真经,悟到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