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的背景

《“探界者”钟扬》写作背景:

2017年9月25日,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藏大学教授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

《“探界者”钟扬》这篇通讯报道在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方面的特点:

第一,善于用事实说话。

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

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

第二,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

第三,侧面烘托。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探界者”钟扬》这篇通讯报道在写法上的特别之处:

多方面、多渠道搜集材料,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人物。

文章从植物学家、科普达人等角度,选取钟扬的典型事例,既介绍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

选择的众多人物中,有张扬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等;

描写的角度有钟扬工作方面的,有生活细节方面的。

文章所记事件虽然很多,而且看起来有点“乱”,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讴歌钟扬的爱岗敬业、牺牲奉献精神)来安排的,所以又散儿不乱,多而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