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每两句为联分别是

七言律诗每一句(用句号分开)又叫一联,从上到下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是律诗中的第一联,不要求对仗,因其居于一首七言律诗的开头而得名。唐代崔颢《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就是首联。

颔联,读音为hàn lián,是律诗的第二联,要求对仗。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唐代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颔联。

颈联,读作jǐng lián,是律诗的第三联,要求对仗。颈,是脖子前的一部分,也指脖子。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是颈联。

尾联,是律诗的第四联,不要求对仗,以其居于一首诗的尾部而得名。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是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