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vs大禹治水

【出处】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海内经》

【释义】

愚公移山: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大禹治水:也作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启悟】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虽然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斗争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部治淮史,就是中国人民斗争史的一部分。面对自然灾害,乃至一切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不但敢于斗争,也越来越善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