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千古传诵的主要原因

该文主要是表达出是一份真真切切的孝心,我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主张“孝”,古代儒家文化占据我们文化的主要部分,孝是符合儒家文化的内涵的。所以《陈情表》能够千古传诵,但是陈情表结构与文字的独特性也是传诵的一个原因。

传世之作《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原题为“陈情事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当时时局动荡,因为李密是蜀国的名人,才干过人,更以孝出名,晋武帝希望他出来做官服膺民心,以此实现自己进一步扩充领土的野心。李密为了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缘由,就写了这篇文章。《陈情表》里,李密细细叙述了祖母刘氏几十年来含辛茹苦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当然,他也一再表达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谢,更倾诉了自己实在不能从命的苦衷,全文真情流露、娓娓道来、深婉畅达。由于《陈情表》言辞恳切、委婉动人,上表到朝廷后,晋武帝看了不但不责怪他,反而为他的赤诚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他同意李密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全部费用。这件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