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减法窍门(20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

  

2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10-1=   9+3= 8+4= 7+5= 6+6= 5+7= 4+8= 3+9= 11-2= 10-2=   9+4= 8+5= 7+6= 6+7= 5+8= 4+9= 12-3= 11-3= 10-3=   9+5= 8+6= 7+7= 6+8= 5+9= 13-4= 12-4= 11-4= 10-4=   9+6= 8+7= 7+8= 6+9= 14-5= 13-5= 12-5= 11-5= 10-5=   9+7= 8+8= 7+9= 15-6= 14-6= 13-6= 12-6= 11-6= 10-6=   9+8= 8+9= 16-7= 15-7= 14-7= 13-7= 12-7= 11-7= 10-7=   9+9= 17-8= 16-8= 15-8= 14-8= 13-8= 12-8= 11-8= 10-8=   18-9= 17-9= 16-9= 15-9= 14-9= 13-9= 12-9= 11-9= 10-9=   “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看大数想补数,根据补数拆小数,10加剩余便是和。   “破十法”进行减法计算时要注意:先把被减数拆10和小数,然后10减减数差加小数便是差。   

二十以内加减法速算口诀


  这个。。没接触过。  考虑一种计算方式, 可以用10 来操作,20以内如果比10 大 则10减去个位数就行,如果比10小,可以用10 减去之后再加10 ;  

20以内加减法有什么方法快速记住?


  计算是有技巧的,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运用计算技巧进行计算的习惯,在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尝试这样做:?  找出更佳口算方法  口算方法比较多,如何找出适合自己的更佳方法是提高口算速度及正确率的关键。练习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复习多种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6566更佳的方法。  1、做减法,想加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思考。如,12-8,想8+( )=12。  2、破十法。如 13-7用“破十法”可以这样想:10-7+3=6  3、连减法(平时法),如13-7用‘连减法’可以这样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4、加补法。如13-7还可以这样想:13-10+3=6    拓展资料:  加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 1+ 2= 3 ? ? 2+ 2= 4 ? 1+ 3= 4 ? ? 2+ 3= 5 ? ?3+ 3= 6 ? 1+ 4= 5 ? ? 2+ 4= 6 ? ?3+ 4= 7 ? ? 4+ 4= 8 ? 1+ 5= 6 ? ? 2+ 5= 7 ? ?3+ 5= 8 ? ? 4+ 5= 9 ? ?5+ 5=10 ? 1+ 6= 7 ? ? 2+ 6= 8 ? ?3+ 6= 9 ? ? 4+ 6=10 ? 5+ 6=11 ? ?6+ 6=12 ? 1+ 7= 8 ? ? 2+ 7= 9 ? ?3+ 7=10 ? ?4+ 7=11 ? 5+ 7=12 ? ?6+ 7=13 ? ?7+ 7=14 ? 1+ 8= 9 ? ? 2+ 8=10 ? 3+ 8=11 ? ?4+ 8=12 ? 5+ 8=13 ? ?6+ 8=14 ? ?7+ 8=15 ? ?8+ 8=16 ? 1+ 9=10 ? ?2+ 9=11 ? 3+ 9=12 ? ?4+ 9=13 ? 5+ 9=14 ? ?6+ 9=15 ? ?7+ 9=16 ? ?8+ 9=17 ? 9+ 9=18 ?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 ?7+10=17 ?8+10=18 ?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 3+11=14 ?4+11=15 ? ?5+11=16 ? 6+11=17 ? ?7+11=18 ? ?8+11=19 ? 9+11=20 1+12=13 ?2+12=14 ? 3+12=15 ?4+12=16 ? ?5+12=17 ?6+12=18 ? ?7+12=19 ? ?8+12=20 1+13=14 ?2+13=15 ? 3+13=16 ?4+13=17 ?5+13=18 ? ?6+13=19 ? ?7+13=20 1+14=15 ?2+14=16 ? 3+14=17 ?4+14=18 ?5+14=19 ? ?6+14=20 1+15=16 ?2+15=17 ?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口诀 9-9=0 ? 9-8=1 ? 9-7=2 ? 9-6=3 ? 9-5=4 ? 9-4=5 ? 9-3=6 ? 9-2=7 ? 9-1=8 8-8=0 ? 8-7=1 ? 8-6=2 ? 8-5=3 ? 8-4=4 ? 8-3=5 ? 8-2=6 ? 8-1=7 7-7=0 ? 7-6=1 ? 7-5=2 ? 7-4=3 ? 7-3=4 ? 7-2=5 ? 7-1=6 6-6=0 ? 6-5=1 ? 6-4=2 ? 6-3=3 ? 6-2=4 ? 6-1=5 5-5=0 ? 5-4=1 ? 5-3=2 ? 5-2=1 ? 5-1=4 4-4=0 ? 4-3=1 ? 4-2=2 ? 4-1=3 3-3=0 ? 3-2=1 ? 3-1=2 2-2=0 ? 2-1=1 1-1=0  

20道20以内加减法


  1+2,5+6、3+6、4+5+1+1、4+12、5+8、9+85+9、9+5、9+4、9+3、9+1、9+2、8+7、8+6、8+5、8+4、8+3、8+2、8+1  

怎么熟练20以内的减法?


  这不是一篇拔苗助长的文章,幼儿园的孩子有没有必要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是否学的太早了?因为这些知识小学阶段还要重新来过。暂且不去讨论这些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教育制度的改变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应试教育制度还是主流,除非想让孩子走非主流,那需要冒一定风险,否则,还是帮助孩子去快乐的适应的吧。  所以,小容小韬是跟其他孩子一样,是按部就班要经历学校教育,最终迈向高等教育,直至长大成人。那么,社会要求教育上需要孩子们掌握的知识,父母就要孩子们慢慢学会并熟练掌握。何况,幼升小也有入学考试的,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出色呢?  学习知识并不可怕,因为这可以变得快乐,而父母和孩子面对知识时,变得头痛烦恼焦躁而手足无措带来心理压力最终产生逃避的感觉时,那才是最可怕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看到很多父母为此发愁,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数学最简单的加减法呢?甚至放学后还要强迫孩子安 *** 好,出题给孩子做……,这些原因在上一篇文章已经探讨过,数学是很抽象的东西,家长的任务就是带领孩子慢慢进入抽象的世界,适应它,并爱上它。  小容小韬从最初学习数学运算的笨拙开始,只用了一两个月就熟练运算十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快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对普通智商的孩子来说,是如何做到的呢?父母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父母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你要会指导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只粗暴的用成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态度去影响孩子,觉得这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你就不明白呢?孩子有孩子的理解力,他们的思想和内心世界远没有成人那样成熟灵活,所以,有时候,我们觉得最简单的1加1等于2的道理,也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  知识的深入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基础是一点一点打好的,所以父母万不可小觑最简单的东西,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东西拼凑而成,它是一把打开数学迷宫的钥匙。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孩子快速理解并掌握数学运算,这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因为学习的过程,如果能带来自我满足和成就感,那内心中的自我激励热情会源源不断。  所以,虽然我也对两人发过脾气,责备两人为什么老算错?但令人欣慰的是,小容小韬从来没有因我的苛责态度而放弃,反而对数学运算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兴趣,每天上学放学,或者外出玩耍时,还一再要求说,“爸爸,你给我出个题做吧?”如果感觉太简单了,还会说,“爸爸,你出个难的吧?我要做难的。”  二学习是可以熟能生巧的。  两人之所以如此快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我想原因之一是他们对最简单的10以内的数学运算也非常熟练了。几天前,两人还在数手指头的时候,到现在已经完全抛弃了,我说几加几的时候,两人只眼珠转一转就可以马上说出答案了。  之前我也给两人买过一本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书,没想过特意给两人做,或许我认为那太枯燥了,把孩子摁在桌子上一直做题,简直就是一种摧残,我只是想如果两人掌握不熟练,我可以有所参考适量给两人出一些题做。但结果呢?小容小韬在熟练掌握数学运算后,竟然爱上这本书,我还没有出题让两人做时,上面各种各样的题,包括连续运算的题目,两人做起来都乐此不疲了。现在每天晚上连睡前故事都不听了,跟我说,“爸爸,要不我做一会儿题然后就直接睡觉吧?”当然,虽然孩子虽然不需要睡前故事,但更好还是讲一讲的,而且我也不喜欢看到孩子们变成“学习机器”的样子。  但无庸置疑,学习是可以熟能生巧的,当两人基本做完这套书的习题后,再难一点的加减法,对他们来说也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元旦放假时,我说给两人买本20以内的加减法习题书时,两人竟然缠着我快点去,买回来的当晚,小韬就已经完成了四页的习题。但这不是我刻意安排他去做的,他只是喜欢而已。  三用轻松快乐的态度面对知识。  另外,任何孩子都会有学习困难的时候,有时候让我们父母一筹莫展的时候,或许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后,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了。这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快乐,大家觉得小容小韬一定表现很棒吧?但或许在几个月前,我还对两人面对数学运算一窍不通时而无奈发愁呢。  但我不是一个焦燥的家长,知识对我来说,是可以被征服的,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也一定能做到。这样态度也会带给孩子们信心和动力,而不会在父母的责备里变得自卑,或者在知识面前畏缩恐惧。  快乐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豁达的父母。  四不需刻意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虽然,我们一直希望孩子对学习保持兴趣,但兴趣绝不是可以强加的。兴趣应该缘自孩子内心,是出于自发的热爱,而不是被威逼或教育出来的。所以,父母的引导很重要,但这无需刻意,有很多东西是水到渠成的,就像我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培养小容小韬喜欢学习的习惯,但潜移默化的影响却让两人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的深厚兴趣。  很多父母往往对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关注太多,这其实是一种自私,而忽略了孩子的追求和快乐。  小容小韬对于数学的学习,阅读的兴趣,识字的主动性,我从来没有刻意培养,但我会做到三点,一是培养习惯,二是给他们机会,三是自己也会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其中。于是,一切都像是自然发生而非刻意而为,学习的兴趣亦是自然产生,它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自己,这潜意识里不也是一种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