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是护路运动。

2.护路运动也叫“铁路风潮”。1911年5月(宣彤三年),清政*将原属人民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并立即卖给英法德美银行集团,引起湘鄂粤川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护路运动。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

3.四川省的运动特别激烈,各地都组织了保护道路的同志协会,以“毁约保路”为宗旨,有几十万人参加。清政*下令镇压。

4.1911年9月7日,四川省省长赵尔峰逮捕了罗伦、蒲殿军等护路协会代表,枪杀了数百名上访者。第二天,他下令解散各地的护路同志协会。激起了四川人民更大的愤怒,到处破坏电线,沿途设卡,切断政*通信。1911年,容县独立,容县成为中国第一个脱离清朝的政权。将护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导。

5.清廷为了扑灭四川人民起义,派大臣段芳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在四川镇压,削弱了清军在湖北的防御力量,革命者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6.1911年9月14日,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文学学会和共产进步协会成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联合起来反对清朝。并决定请黄兴、宋、或到湖北担任起义指挥官并主持计划。

7.1911年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在10月6日发动起义。各标准阵营的党代表出席并通过了人事草案和起义计划。武将蒋翊武,幕僚孙武,丞相公刘。

8.南湖炮兵团党暴动失败。大炮事件后,清湖北当局下令收缴新军部队的子弹,同时加强了市场上的军警力量。当局召集诸侯开会,决定军队提前过中秋节,8月15日不放假。

9.1911年9月28日,湖南党员焦大丰致信武昌起义指挥部,称湖南对10月6日起义准备不足,请延长10天。此外,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黄兴、宋也未能到达武汉。起义指挥部决定于10月16日同时对湖南、湖北两省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