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诗人十家:梅秀英、汪成群、陂北、鲁道明、许令言、彭可、聂时珍、李宁、徐琛、姜在良诗选

《炊烟》——梅秀英(黄石)

小时候不懂

灶膛为什么那么黑

而炊烟却又是那么白

长大后才明白

原来燃烧越激烈

就越能褪尽炊烟的青涩

而燃烧过后的伤痕

一次比一次黑厚

小时候总以为

天空是炊烟的向往

长大后才明白

这不过是一场

无法避免的离别

三十岁前是云做的心

天有多高

心就飞得有多远

四十岁后的情怀

如炊烟袅绕

因了别过后

无法回头的眷念

只在瓦房上徘徊

不肯去远方

《柴火》——梅秀英(黄石)

儿时最开心的时光

是与小伙伴背着小竹篮

满世界去拾柴火

小小竹篮盛满向往

一根枯枝一寸温暖的盈光

一片枯叶攒着一颗饭的芬芳

喜欢柴火,就像喜欢

奶奶韶华不再的干爽怀抱

喜欢柴火,就像喜欢

母亲焐热寒夜的棉床

总以为青山依旧在

故乡不会老,而如今

荆棘长到了村门口

却不见一个拾柴人

我看荆棘

是忧伤的柴火

荆棘看我

是陌生的离人

赴一局豪华宴

不如吃一顿柴火饭

更能滋补无关肉体的虚脱

看一场奢侈烟火

不及寻一堆柴火燃着

更能让枯竭的情趣复活

作者介绍

梅秀英,湖北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发表于《诗选刊》、《中国诗选刊》、《长江文艺》、《小品文选刊》、《陕北文学》、《中华人物》、《湛江文学》等杂志,及《中国铁道报》、《江淮晨报》、《青海日报》、《新快报》、《华夏诗人报》、《黄石日报》、《黄石晚报》等报刊。出版诗文集《生命的感动》,长篇小说《婚姻症候群》。

《天河之夜》——汪成群(郧西)

黄昏,新月如眉

马路举起火把

照亮浅浅的天河

清风漫过发梢

红叶在枝头闪着微笑

杨柳独自曼舞

寒冷把人群驱赶得无影无踪

天河之夜,每晚都是一场演出

只可惜,这冬天里人迹寥寥

尽管这样,霓虹灯依然闪烁

醉人的音乐依然伴着

喷薄的泉,流淌的歌

这 空旷静美,意境高远

这 篇章华丽,古老传说

穿过小桥似闻古老的织机声

村庄 矮屋 小窗 灯光 身影

走过时光隧道穿越梦境

见牛郎耕种,织女抛梭

醒来,卷一帘相思

梦,蝴蝶般飞出窗外

像是飞进草尖的露珠里

被风儿劫走。

《冬天啊,在这冬天里》——汪成群(郧西)

果子挂满枝头

大雁向南飞去

收获满满的秋天

步入北风萧萧的冬季

如同牛郎织女带着爱情

也走进了这个天地

那王母的怒啊

是这呼啸的风,漫天的雪花

也是那凝固的晶莹锋利的冰凌

让人瑟瑟发抖感觉寒冷

哪怕有一颗火热的心

果子红了却坠落了

菊花开了却凋谢了

冬天啊,在这冬天里

所有的温度都会降低

包括爱情

哪怕你会像枫叶一样燃烧

哪怕你会像梅花一样盛开。

作者介绍

汪成群,湖北省郧西县人,1989年结业于《武汉青少年文学写作院》,中共党员,郧西县作协会员,热爱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二十一世纪中国诗坛》,《未来作家》,《郧阳日报》,《天河》。

《冬天的风》——陂北(武汉)

这些风,似我曾经幼小的孩子

他们顽皮,不光

把落下的黄叶,搅个天昏地暗

连趴在枝上飘舞的

也想拔个精光

他们不惧和我来一个满怀

他们总在匆忙、慌张

一会跑进我的衣袖、颈部

立即又溜之大吉

一直爱着撒娇的孩子

他们闹时,在张开的手里

我总会塞入苹果、糖、微笑和兴奋

这次,在小区的径途

老远侧身避让

从眼前飞过的一刻

我看到,这群淘气鬼的中间

竟然还裹有雪花

《辽阔的寂寞》——陂北(武汉)

你的影子

目光中渐行渐远

那时,天空剔除了飞舞的羽翅

所有的枝桠,褪去青叶

遍野荒凉,莽莽苍苍

西风里,剩下我伫立的身与影

我该怀念什么呢

山坡有霜红的荆藤,蛇般盘踞

远处有青山,有慵倦的太阳

那些故人踩踏的足迹,积累着

在土地上蜿蜒

如同寂寞里,我的神思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没有完整的结局

作者介绍

陂北,原名吴光红,现居武汉。中诗学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常务理事。诗发表于《诗林》《贵州文学》《中华文学》《渤海风》《中国乡村》《水仙花诗刊》。

《春梦》——鲁道明(武汉洪山)

久违了的

穿越世纪的邂逅

在嫩绿为大地

抹去伤痛之前 ,暖风

先吹开了

我那被寒气封锁的心扉

仿佛是囚禁的鸟

放飞回到了林中

梦想

长出了翅膀

在明媚的时光隧道里

自由飞翔

不要问

桃红柳绿,花开花落

先听听杜鹃

如何歌唱吧

播种

还须耕耘

忘掉

花前月下的邂逅吧

用春光

点燃激情

和梦想

耕牛在前头

我在后头

我们低头做事

抬头走路

一直

朝前走。走出

一片蓝天白云

《春花》——鲁道明(武汉洪山)

1

来,合个影吧

我默默的对桃花说

桃花笑了

我也笑了

许多年以后,桃花

默默的对我暗示

来,合个影吧

桃花依旧笑了,我却

回不到从前

佛说,岁月

是一把无情的刀

可是,面对

春花落红的淡然,它却

雕刻不出一丝惆怅

不必问责岁月

也不必抱怨风雨无情

想想那些生命

流落时的灿烂容颜

和悠然姿态

我们

还有什么理由沮丧呢

2

花心堪比人心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生生不息

一往情深

我赞美落红

即使浪迹天涯

甚至化作春泥

也不改本色

也许,只有花

最懂淡泊名利的真谛

其实,她在我心里

一代一代繁衍生息

不曾悲伤

从未凋谢

作者介绍

本名鲁道明,网名依然。中学教师,文学屌丝。低头做人,抬头写诗。用诗调节生活,将生活过成诗。文字散落于诸多中外报纸、杂志和微信平台,数次在行业、省市和全国赛事中侥幸获奖。

《遗憾之外》——许少言(江汉大学)

我们之间刮起一阵风

月光从三角湖走失

过往消瘦成片段

两棵影子前后拉长

落下两张对称的单程票

忘了怎么走完心底的轨道

闹钟和路标在明天的脑海醒来

你的名字将我再次击败

桃花入土,只能继续做梦

提着微弱的煤油灯,驱驶黑夜

不论自愿与否,我还是要来

先天的营养不良催促我

急于翻阅二年级的于令仙

你说暖阳总会厌倦小城清丽

理性据守城门,无知

隔着一千层棉花的距离

使你遗憾我遗憾于你的遗憾之外

《晨光之外》——许少言(江汉大学)

窗外:两点星光,一片明月

时针停止了,坏死的时间

希冀地平线,升起一粒晨光

快渴死的人从沙土刨出泉水

大口咀嚼珍惜的滋味

水潭光影渐弱,人面消瘦

风卷走枯死的叶,打开寒冬

漫长的夜上千次将我击败

时针滴答,熬到晨光亮起

上千个我从死亡中醒来

怎样的风,会带有你的声音

载我回到眼底有光的少年

望向窗外:揽月,摘星

《红叶情》——李宁(大悟)

小时候

母亲总是对我说

乌桕树叶红了

父亲就快回来了

于是

我把一片红叶

夹在书中

每天翻开看看

仿佛

看见父亲走进村口

背着提着从城里带回的大包小袋

一年又一年

树叶红了落了,又绿了…….

小树已成材

母亲的青丝却不再

只留下屋前的乌桕

守候着

远方的鸟儿归来

《豁口》——聂时珍(蕲春)

扯天空一块抹布

洗涤浮躁的旷野

身姿低于尘埃

文字在灯光下安营扎寨

时间有些捉摸不透

享受扑朔迷离的过程

看似虚无的空气

偶尔被一只拐角

划出光亮和豁口

《清扫》——聂时珍(蕲春)

大隐于世

佛门六根清净

扫一块泥土的重

扫一片落叶的轻

一把扫帚纳天地灵气

让没有阳光的日子

溢满快乐和修行

庭院朴素

相守岁月清欢

执着和信仰

如梦一般抱紧

这一生 清人世的灰暗

这一世 扫内心的蒙尘

《草木简书》——聂时珍(蕲春)

仿佛在试探

庭院小径的深浅

一花一叶,一草一木

皆是清风的欢颜

季节的雨水

盛满花朵的酒杯

薄暮里的脚印

重返故乡的诗笺

没有青春可以挥霍

沙漏的时间

延续生命的葱郁和卑谦

骨子里的气节

雕琢出滴水的平凡

《秋草在退》——聂时珍(蕲春)

只有露水如同往日

和悄悄潜伏的秋天同住草尖

将轻轻摇晃的身体托付给大地

风好想留住一段真情告白

几只雁影掠过芦苇荡

几朵浮云漂泊在后山

一条浅溪流里蹦出歌声

将心里的寂静逼向深处

此刻,我用专注的目光捕捉

秋草的影子,一退再退

退到秋天的边境,无尽地守望

《白月光是一个不知所谓的骗子》——徐琛(西藏民族大学)

有人说

一抹白月光

是可望不可得的圣洁面容

是可念不可说的真真切切

是可望不可即的久别重逢

而我想说啊

白月光是一个不知所谓的骗子

它本就皎洁得没有影子

却偷走了我的青春

最后在青春的故事里留下它的影子

我的月

有一句很隐晦表达爱意的话,“今晚的月色真美”

但就算月色再美,倘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又有何益!?

对月思乡?对影成双? 抑或是对月独酌?

月亮永远是那个月亮,人却换了一批又一批。

谁知“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想最令人伤感的莫过于山河依旧,故人不在。

今晚的月色还是很美,

只可惜,早已与我不想干了。

恰正如,我的夏天结束了。

属于我的月,早已只是那天的月了;

属于我的夏天,早已一去不复回了。

作者介绍

徐琛,笔名不二,湖北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是在读大三学生,热爱文学,喜欢创作,是大众摄影平台会员,陕西诗词学会学生部会员。

《老家》——姜在良(浠水)

不回老家的时候

老家是根

是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

是一生流连忘返的地方

回老家后

老家

是母亲

一边洗刷的锅台

一边擦拭的眼泪

是父亲

一手握的新生活

一肩担的欢笑声

老家

是一群“发小”们

大喊“傻蛋”的招呼声

是邻居大妈们

大捧大捧的瓜子花生

老家啊老家

是一本翻不完的老皇历

是一套摆不完的龙门阵

老家啊老家

是一条

不见源头

不见结尾的

生命之河

《大雪》——姜在良(浠水)

一顶

泛白的草帽

戴上弯弯的白露

飘过小寒的前门

从没有四季的天空

落在了

除了黑就是白的人间

将一冬的爱

粘贴在早春的鼠标上

点击

在风看不到的地方

发芽

《一棵小草》——姜在良(浠水)

从蜗居一冬的陋室

钻出

破涕为笑

吞噬珠露的遐想

风靡简约的旷野

趟过苏醒的小河

不轻易吐露芬芳

不轻易凋谢花期

碧绿得沁水

柔嫩得痴心

伸长悠远悠远的春梦

伴随淅沥淅沥的小雨

传一路矫情的鸟语

挥一派豪迈的手势

在眼眸荡漾的地方

打磨阳光

憧憬明天

作者介绍

姜在良,男,湖北浠水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独坐江岸》——彭可(宜昌)

破败的码头传来悠长的汽笛声

惶恐 惊梦 纷纷跃起江面

而数只水鸟

以最简单散漫的方式

靠近感觉扇形的天空

今夜,乍暖还寒的江流

在事物的涛声中

载沉载浮,一路向东 向东

浩荡地淌,汹涌地流

长江

悠悠长长最美丽的江

我一个人远离江岸

多少人物,多少故事悠悠远去

诗歌是一脉支流

倾听中激起惋惜和疼痛

新月上升 江水澄明

泅渡的飞鸟

灰色翅膀无声的翕动,不倦夜色

回望

城市里万家灯火

《雪花》——彭可(宜昌)

这纯净而美丽的公主

顾影自怜

寒冷的冬天是你的花期

一个装扮自我的神圣日子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你的美丽都是圣洁无比的

灿烂的阳光是你的情人和敌人

他是一个很伟大的王子

魅力十足的角色

他的热情足够融化一切冰冷

这是一种无法逃避的宿命

当雪花向他投怀送抱时

雪花,任何方式的热情

将失去属于自己的那份完美

义无反顾的被融化

《楚河汉街》——彭可(宜昌)

傍晚的霓虹比晨霞更璀璨

星月和街灯辉映着

繁华的都市与林立的高楼中

于喧嚣中勾勒出一片静

整洁的青石路沿楚河岸延伸

中西合璧的商业街

伴着川流不息的人群

无数次走过这里

走过店铺、灯光,笑声

微微荡漾着梦幻的色彩

有廊桥花影

有游船的鸣笛

但这里不是秦淮河畔

很多次我都模糊了方位

古老的沙洲

承载着独特楚文化的精魂

历经千年而不衰

翻翻历史也罢

说说时尚也好

这里都是一扇窗口

作者介绍

彭可,湖北宜昌人,七十年代末出生。曾用名仁羽、陈山月。中学时学习写作,以散文和诗歌为主,习作散见部分官民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初见公益书吧联合创始人。重视作品的情节性主体及内核,后现代写实主义追随者。以纯真的情感拥抱生命中的感动。

编辑 | Kitty

《湖北文学》杂志暨“湖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