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三苏园,即三苏坟,苏轼父子墓,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顶山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三苏园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

三苏园景区主要由东坡湖、广庆寺、三苏祠、三苏纪念馆、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塑像、金娃迎宾道、苏仲南夫妇墓、梁氏墓和三苏陵园等景点组成。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

郏县三苏园苏轼父子墓

▲图:三苏父子铜质雕像

三苏坟,1956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坟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800平方米,院门古朴雅致。门前神道两旁四株古柏苍翠挺拔,遮天盖地。雕工精细的望柱、石马、石羊、石虎、石人两侧侍列,仪仗严整。

三苏坟由三苏陵园、广庆寺、三苏祠三部分组成。三苏陵园,总面积14800平方米,坐北向南。步入神道,古柏相映。甬道两侧有石柱、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排列,仪仗严整。

▲图:东坡湖

入院,迎面是一座高3.25米、宽3.54米的红石牌坊,“青山玉瘗”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镌刻于坊楣正中,枋柱阴刻苏东坡“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坊楣背面是郏邑正德年间进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同《祭三苏先生文》。

郏县三苏园苏轼父子墓

陵园门两侧蹲一对石雕雄狮。进入红漆大门,迎面是一座高5米、宽3米的红石牌坊,左右石柱隶刻苏轼《狱中示子由》词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过石坊,东边有斋房5间,是过去官宦、名流祭三苏吃素沐浴之处。正中为飨堂,系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堂内立有各代碑刻、四壁嵌有众多石碣。堂后为祭坛,坛后三冢隆起在,中为苏洵衣冠冢,东为苏轼墓,西为苏辙墓。

▲图:三苏陵园神道

自东北向西南依次排列为“宋东坡子瞻苏先生墓”、“宋老泉苏先生墓”、“宋颍滨子由苏先生墓”。冢前耸立墓碑,碑前分别设石供桌、石蜡台、石香炉。整个坟院内有588株古柏,交错葱郁,遮天蔽日,柏香扑鼻,傲干奇枝,山风袭来,满园幽穆。

郏县三苏园苏轼父子墓

▲图:苏轼六公子墓

三墓西南一字排列6个墓冢,为苏轼六公子墓。园内有古柏588株,多为明清时所值,枝繁叶茂,苍翠挺拔。

三苏原籍四川眉山,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又是宋朝命官,走南闯北,作古后为何安葬于河南郏县?追溯其中缘由,归于苏轼。

郏县三苏园苏轼父子墓

▲图:三苏祠

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特别是号称全能大家的苏轼,道德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卒于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的遗愿,葬苏轼于小峨嵋。11年以后,苏辙于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许昌,葬于此。其后,苏轼子孙相继安葬在这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郏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座诸两公之间”。自词始称“三苏坟”。

郏县三苏园苏轼父子墓

▲图:广庆寺

广庆寺、三苏祠座落在陵园西南300米处,前寺后祠,占地6903平方米。广庆寺大门为南天门,入大门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三苏祠殿在最后。三苏祠殿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内有三苏彩色塑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左右分侍。殿内外有金、元、明、清石碑,清代的“三苏先生佳城图”碑尤为突出。出广庆寺东便门,可至小峨嵋山头,上有高4.2米的苏轼中年布衣持卷雕像。

苏坟园内古柏参天遮日,夜晚山风来袭,潇潇洒洒如落雨声。这便是著名的郏县八景之一“苏坟夜雨”。

1、郏县三苏园景区等级:aaaa级;

2、郏县三苏园门票价格:48元(预订特价40元);

3、郏县三苏园开放时间:08:00-17:00;

4、郏县三苏园景区电话:0375-5298991、5297777;

5、郏县三苏园景区地址:河南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

6、郏县三苏园景区怎么去?

a.乘车路线:

坐10路到西客站下车,在西客站乘坐莲花山客车,到苏坟下车即到三苏园景区。

B.自驾路线:

郏县经洛界公路→薛店镇→看到三苏园牌坊下洛界公路向北→三苏园景区。

郏县→打的或者坐摩的到西汽车站→直达三苏园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