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水果挑长相“朴实”的

0709b1101.webp
有时站在水果摊前,不知道身处哪个季节,因为现在同一个季节可以买到很多不同季节的水果。于是,大家就开始困惑,这样的水果能吃吗?从7月1日起,郑州市政府实施水果准入制度。按规定,所有水果一律“挂牌销售”,市民发现可疑水果可以就地举报。
郑州水果有准入标准了
□记者韩景玮文许俊文图
据了解,郑州水果准入从今年7月1日至9月30日在市区内大型水果批发市场试行,10月1日起在市区全面实施。试点四家水果批发市场为,郑州市果品物流中心、二环路果品批发市场及华中、北陈五寨水果批发市场。
按准入标准,水果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入市销售:
一是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水果,凭认证证书和专用标志进入市场;二是经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无公害水果基地的产品,凭产地认定证书和近期(15天内有效)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入市;
三是没有“三品”认证和基地认定的水果,持产地农业部门的检测检验合格证明进入市场;四是国外入境上市的水果凭国家法定部门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进入市场。
经检测对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水果,由农业主管部门监督销毁。
但谁来监测市场?如何检测?近日,记者在几个果品批发市场进行了采访。
水果检测员在市场“安营扎寨”
记者在果品物流中心市场看到,郑州市水果市场准入制度试行当日,市农业局下属的检测人员纷纷奔赴各市场“安营扎寨”,对水果进行质量把关。
当天上午,负责郑州果品物流中心检测的小仝,带着移液枪和农药残留检测仪来到该中心商户检测。商户陈先生经营水果种类有蜜桃、哈密瓜、芒果等十几种。小仝不厌其烦,挨箱仔细检测。
“如果农药残留超标,这个电子检测仪可以显示,而且出示具体数据。”小仝介绍,《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规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专卖店的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此外,还对无公害水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毒害的膨大剂、催熟剂、着色剂等进行重点检测。
“每户都要检查。”小仝给陈先生填好“郑州市水果市场准入标示牌”后,匆匆赶到下一家。
商户发言水果保鲜必须用药
“像香蕉、芒果、荔枝这些南方水果运来时是需要喷药的。”二环支路水果商户刘先生说。因为等这些水果熟了再运中途容易坏。因此必须在半熟时采摘运输,到站后,为便于保存和保持成色,需要喷药。这些药都是通过检测的,只要不过量,对人体无害。
“水果也是要呼吸的,呼吸得越顺畅,变质腐烂得越快,给水果打蜡后,会阻滞水果呼吸,延长水果保质期。给水果打食用蜡是国际允许的保鲜方法。”采访中,部分商户这样解释。
对此,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催熟和打蜡的做法本身没错,但如果在催熟和打蜡过程中使用违禁药剂,导致果品的有害残留物超标,是不允许的。一些不法商贩在给水果打蜡时使用工业蜡,其中所含的汞、铅可能通过果皮渗透进果肉,频繁食用打蜡水果,容易给人体带来危害。此外,一些反季节水果也成了“疑点水果”。比如中间有空心、形状不规则又硕大的草莓,除了极少数属新品种外,一般是使用激素过量所致。草莓用了催熟剂或其他激素类药后生长期变短,颜色新鲜了,但果味变淡了。
水果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后,执法人员将依法加强监管,绝不允许超标水果溜到市民餐桌上。
专家提醒多选择“朴实”水果
那么,如何挑选放心水果呢?
果品行家提醒消费者,尽量买自然成熟的水果,特别要注意表面已经打过蜡的水果。因此,有关人员建议市民在购买水果时不要只看果品的外表,要从气味、颜色两方面挑选水果,多选购一些外表“朴实”的安全水果。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市民购买水果要选准有“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的市场购买,而在食用时最好削掉果皮。对草莓类的浆果,要认真清洗并在清水中浸泡后再吃。
网络版编辑:实习编辑祝萍
新闻查询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