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济村,这个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的230年间,陆续出现了26位进士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100余人,故有“进士村”之美誉。

丽水市庆元县大济村

大济村崇文尚礼,人才层出不穷,被誉为“进士村”。遗存金街、古井、古道、古地道、卢福庙、吴氏宗祠、千古香樟、双门桥、甫田桥、明清古民居等诸多古迹文物,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济村位于丽水市庆元县濛州街道,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济村 牌坊、匾额:

进士村在历史各时期蒙圣恩封赠的多座牌坊:双桂坊、桂香坊、八行坊、鸿胪坊、名登天府坊、崇儒坊、大理坊、宅相坊、节孝坊、抱璞全贞坊;还有多个著名的门楼匾额:吴杰公故里匾、日近天颜匾、尚义匾、别驾第匾、挹清楼匾等。遗憾的是在千年风雨中湮没不少,更可叹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为拆毁如“名登天府”坊等。

大济进士村别驾第匾

大济进士村别驾第匾

大济进士村门楼匾额

大济进士村门楼匾额

大济进士村门楼匾额

明代民居有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日近天颜,玉洁冰清,裕德堂,华萼堂,挹清楼等八幢;清代民居有达德堂,树德堂,慎德堂,懿德堂,庆德堂,寿德堂,修德堂,咸德堂,慎修堂,立德堂等10幢。这些民居都有一个牌楼式的大门。

大济村古民居:

庆元大济进士村古民居

大济村古民居

大济村古民居

分别有石砌大门、砖石混合砌大门,砖磨制后砌成等类型。这些与门口的“上马石”迎旨门街,以及门口的用鹅卵石砌成的钱形图案等证实了当时之富贵。

大济村古地道:

迄今已发现地道口七处,地道口网络在不同的古屋下或菜园边大致用青砖拱筑,洞高一般为1.9-2米,宽1.7-1.8米。用河卵石或条石铺底,两壁间设灯台。

大济村古地道

至于地道为何用有说是因为宋时官居要职的吴氏人非常注重忠孝节义,有誓不降元的民族精神,为辞官司回乡躲避统治者的迫害而建筑;有说是因为当是有财富的人常常会遭到一些流寇地痞的不测侵袭,故而筑地道确保人身财产的有备无患。还有像聿新堂吴伸公为人正直因揭发当时的假太子案,辞官回乡一方面为避奸党的事后迫害,一方面为愉悦晚年而开地道与花园衔接。多种推测不一。

大济村古道:

庆元大济进士村古道

迎旨门建吴伸官邸大门外,明万历神宗帝吴道揆公为朝散大夫而建。金甃街直达庆元县城,青砖窄面,其图案或“人”字,或“钱”形,既美观又牢固,堪称一绝。

大济村古祠:

庆元大济进士村古祠

大理吴氏中宅祠建于宋仁宗皇佑(1049)年,迄今已有953年历史。祠堂排局宏大,属孔庙式,正厅之外尚有两抚,东西厢各五间。面积近千平方米,祠堂排局宏大,属孔庙式,正厅之外尚有两抚,东西厢各五间。面积近千平方米,祠后有祖墓群,有半月池鱼塘,在3000平方米的围墙内有千年古樟古枫,堪称园林胜地,经全面修理,今有专人管理并春秋祭祀。

古祠

大理吴分祠,又称岭根祠,建于明,因从落岭下村岭根迁回祖地因名。祠边原是“名登天府”坊,有古樟。祠宇宏伟。

大济村古井:

庆元大济进士村古井

大济村内分布古井八口,最深最大的是“三万三”财主房下的大井深约12米。用河卵石砌成下大上小的1.5米口径的大井。其技术之精湛令人赞颂。今人为便利,全村均是饮用从天马山麓接来的山泉。

大济村古墓:

肇基始祖吴崇煦公墓,位于村口“摇船出海”,面积3000平方米,有古樟。

大济村古桥:

庆元大济进士村双门桥

双门桥:为纪念吴榖、吴毂“一门双进士”之殊荣始把建于北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7)的一座“临清桥”改名重建成“双门桥”(宋仁宗皇佑1049年间)。此桥古色古香,画栋雕梁,木拱廊屋长11.5米、宽4.5米,两头出口如两扇门朝外洞天成牌坊式结构。檐牙高琢,左右对称,慰为壮观。

庆元大济进士村蒲田桥

蒲田桥:桥底木拱、桥面石铺、工艺精细。

大济村扁鹊卢医庙:

卢福庙是为了纪念“卢医”扁鹊而建,迄今已有670年多的历史,是浙江省省级文保单位,占地面积约2300多平方米,风格古朴,气势宏伟,是庆元现存较为完整的最大古庙宇。

大济进士村扁鹊卢医庙

北宋仁帝关心民瘼,重视发展医学,对已死1500余年的扁鹊卢医,首次追功封他为“神应候”。这位民间医学鼻祖,从此才享有自己的爵位和祀庙。这座古庙,迄今有66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求医仰圣者络绎不绝,车水马龙香火十分旺盛。大济卢医庙的总体建筑布局呈长方形。自西至东依次分为四进,全从古庙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是现存较为完整最在的古庙之一。这座宏伟壮观的大庙其正厅神龛内,一乘神轿中端坐着手执古扇,儒风尔雅的“卢福神”。仅一神独主大庙,别无任何神位在全国神庙中是少见的。

去大济进士村旅游,从庆元县到大济村可乘坐公交车(1元),打车约10元。